农耕器具传承:走近东洞庭湖的沃野

发布日期:2022-08-09    浏览次数:

农耕器具传承:走近东洞庭湖的沃野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在洞庭湖畔的沃土上

在湖湘柔顺的风雨里

农耕文明的发展从未停滞

而农具却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传统农耕器具文化似乎渐行渐远

于是

机械工程学院东洞庭湖区农耕器具传承保护工程团队

踏上“归途”

走近洞庭湖的沃野

 

团队介绍

“机巧善工-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实践团”是立足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结合“机巧善工—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工程特色组建的一支团队。团队通过一系列的入户调研,通过金工、木工、3D打印相结合的方式复刻传统农具模型,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视化,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信息化。

 

不忘家国志,奋进为初心

——Q1为什么想到创立这样一个项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信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团队成员动情地说道:“近年来文化自信一直在被提及,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农耕文化和农耕器具的距离比较遥远,且通过调研发现东洞庭湖区传统农耕器具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传统农耕器具的保有率正在逐年下降。我们希望通过‘洞庭湖区农耕器具传承保护工程’这一项目,让同学们对传统农耕文化产生兴趣,拉近大学生与传统农耕器具的距离,同时也为东洞庭湖区农耕器具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Q2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最大困难?

成功的路常有困境伴生,当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遇上传统的制造工艺,自然不免一番艰难的磨合:

“最大的困难在于传统农耕器具的复刻过程。项目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都是‘木工小白’,只能通过在网上看视频慢慢摸索,慢慢练习,最终探索形成了具有机械特色的木工、金工、3D打印相结合的复刻方式。”团队成员回忆道,“同时,在3D打印复刻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小的难题。因为农耕器具并不像机械制造的产品一样数据准确,很多结构的余量很大,这也就给项目中的3D打印图纸和成品装配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像打谷机、风车这些比较复杂农具的工图需要成员们修改数十次才能装配完整。但好在制图团队的专业技术过硬,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修改,项目才得以顺利完成。”

 

万枝红一点,春色不须多

——Q3对于农具的选取有什么详细的标准?

传统农具种类繁多,有至今仍沿用的锄、犁一类,但更多的是保有率低、几近消弥的农耕器具。项目在选择复刻对象时,也细致地考虑到了农具特点和时代要求,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选取的标准就是依据农具的代表性、保有率和普遍性三大属性。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农户介绍和理论资料,团队选取了如打谷机、水车、风车等具有东洞庭湖区地区特色的传统农具代表,以及如红薯刨丝机、织席凳等保护情况较差、保有率极低、淡出民众视野的稀少农具进行重点测绘。同时像镰刀、三齿钉耙、连枷等能代表普遍耕种过程的农具也在选取的对象范围内。”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精华在指端 咫尺匠心难

——Q4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特色与时代内涵

以机械专业技术来保护传统农耕器具无疑是一种传统与现代技术别具匠心的结合,融合了东洞庭湖的地域特色和机械专业知识,对于每一件展出的农具都精心挑选后再利用手工结合3D打印的方式进行复刻,将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以农耕器具的方式呈现,实现农耕文化的可视化。

“现如今,国家对传统农耕器具的保存日益重视,而事实上,要切实地保护与传承传统农耕器具,不仅需要普及宣传农具,如在博物馆内展出或是进行宣讲,还需要在技术上有所保存和突破,如将农具的具体尺寸数据存档,从而才能永久地将农具保留,推陈出新。”团队成员一致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障农具不随岁月的流逝而遗失。”

 

 

古之立大志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农耕器具保护团队的成功

不仅得益于每个人本身优秀的能力

更是团队凝聚力和矢志不移精神的显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些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

一定会在各自的位置上再放异彩

机械工程学院保护工程团队

在洞庭湖的彼岸

撒下的一粒粒种子

也终将开出希望之花

 

编辑:郭稼望